勿忘百年国耻、勇担历史使命——天琴中心教职工第一党支部赴珠海博物馆参观“兽首展”

发布人:huangyy 发布日期:2024-04-08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激发党员爱党爱国情怀,天琴中心教职工第一党支部于2024年4月2日上午组织党员前往珠海博物馆参观“兽首展”。

       十二兽首原是圆明园海晏堂前水力钟喷泉的构件,它将东方的时辰和生肖,与西方的喷泉和计时相结合,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又兼具西方造型艺术特点。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数不清的珍宝自此流失海外。21世纪以来,圆明园铜兽首相继通过国企竞拍、华商捐赠、外国友人返还等途径回归中国。截至目前,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马首、猴首、猪首等7件兽首已经回归。兽首回归的历程,也是中华民族经历苦难、勇于抗争、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每一件珍贵的文物,都呈现了一段鲜活的历史,也激发了党员同志的爱国热情。

党员感想:

易昭湘副教授:

       通过此次参观,我亲眼看见了清代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文物原件,以及鼠首、兔首、马首为文物仿制件。兽首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情感和历史,在感叹艺术与美的同时,也为那段屈辱、苦难的历史所痛惜。当今世界并不太平,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掠夺仍在继续,中国在崛起、复兴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多元的外部环境的挑战。唯有通过自强才能救国,过去如此,现在也是一样,希望爱国热情能化为工作动力,和那个年代的救国人士一样充满激情活力,去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去攻克科研路上的一个个难题。

 

叶伯兵博士后:

       感谢支部组织的这次参观活动,我第一次亲眼看见了经多方努力终于回归祖国的清代生肖兽首,还了解到了珠海的历史变迁与民俗文化。这次参观不仅丰富了我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知识,还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灿烂辉煌。此外,令我深感震惊的是,约有150万件圆明园文物被掠夺!正如展览结语所言,“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唯有国家强盛,才能延续和传承文明之光!

 

柳奎副教授:

       2024年4月2日,与天琴中心教职工党支部同志一道参观了“珠海博物馆兽首回归巡回展”,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本置于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将东方的时辰和生肖与西方的喷泉和计时相结合,是中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是艺术与科技的深度结合,展现了我国精密铸造技术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也了解到,“虎首”的胡须目前只有一根尚存,“猪首”的头部、颈部也有着明显的凹陷,似乎在诉说着自己这么多年沧桑辗转、颠沛流离之不易,让人不禁回首那段沉重的历史:在落后的旧时代,我们甚至连自己的文物都保不住;曾经被抢走的东西,如今却要花费极高的代价才能拿回来。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无数中国人为兽首回归所作的努力,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从星散到重聚,辗转走过的是一条中国流失文物回归之路,也是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此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激励了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刘道平工程师:

       2024年4月2日,在支部的组织下,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到珠海博物馆参观了圆明园兽首展。这些兽首制作精美,形神皆备,曾经藏于深宫,专供皇家享用。虽历经百年,依然璀璨夺目,熠熠生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磨难,兽首被迫流失海外,沦落帝国主义列强之手,变得暗淡无光。如今,在党的领导下,中华大地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炎黄子孙共同努力,兽首得以回归故土,重焕生机,普通民众可以一睹其芳容。作为炎黄子孙,我有幸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的新时代,更深刻感受到在我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