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天琴中心获批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2022-2026年)

发布人:huangyy

       为响应省科协、省科技厅对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科学普及、推动我省科学普及创新发展的号召,自省科协、省科技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粤科协联〔2022〕3号)下发后,中山大学天琴中心积极参加申报工作,最终从499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与其他181家单位共同入围“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2-2026年)。据悉,此次中山大学一共有中山医学院、超算中心、附属口腔医院、眼科中心、天琴中心、地质矿物博物馆等6个单位入围,其中天琴中心和地质矿物博物馆位于珠海校区。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成立于2016年,主要目标是推进实施罗俊院士提出的我国自主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天琴计划预期于2035年前后在约10万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部署三颗全同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星座,建成空间引力波天文台,进行基础物理、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的前沿研究。为了尽快攻克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天琴计划制定了“0123”技术路线图,采取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将开展载荷研究基地、激光测距台站、地面模拟装置、系列试验卫星、国际合作等五大任务推动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实施。中山大学天琴中心以天琴计划为科研主线,不仅承担高校学生培养的根本任务,还一直肩负着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普及任务。

天琴计划概念示意图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位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毗邻美丽的凤凰山,由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天琴计划山洞实验室、天琴中心大楼和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组成,其中激光测距台站和天琴中心大楼已经投入使用,山洞实验室和地面模拟装置也将于2022年下半年逐步投入使用。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天琴计划相关科研平台

       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受校内外各类参观者青睐,它坐落于凤凰山顶,参观者须驾车经过7.8公里蜿蜒盘山路才能达到。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现有科普设施:台站1楼综合展厅,2楼中控操控大厅和3楼塔台及1.2m口径激光测距望远镜,展示面积可达600m2。近三年来台站参观人数逐年提升。2019年台站处于边试验边运行阶段,参观来访人数近900人;2020年接待的来访人员已达1500人次;刚刚过去的2021年,接待参观的人数已经超过了2200人,接待参观对象包括大、中、小学生,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目前台站在保障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每年预计可开放时间200天,接待人次上限5000人。自台站对外开放以来参观人数逐年增长,来访者对台站充满了极大的兴趣,通过我们专业又科普的讲解,激发了来访者对天文、科学的热爱与崇拜,也加深了对科研工作者所做研究的理解和向往,更让来访者感受到我国科技工作者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做的不懈努力。

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接待中小学生参观

      未来3年,天琴中心将遵循《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和《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突出科学精神引领,以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为重点,宣传科学发展观;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中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不断扩大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