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学子,未来的希望”-2019年度天琴中心开放日
为了让我校相关学科本科生更好的了解天琴计划的研究与进展,切身体验中心的发展,中山大学天琴中心于9月21日举办开放日活动,在中心大会议室举行了天琴中心情况介绍讲座,并组织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参观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
天琴中心副主任杨山清教授以“测地观天”为背景给同学们描述了天琴计划的宏伟蓝图,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心在研究设施、办公环境、规章制度、文体以及交流活动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并引用罗俊校长对同学们的四点期望“要有大情怀,要有新追求,要有真本领,要有高品位”来鼓励大家,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向上,勇攀科学高峰。杨山清教授还介绍了中心的各个科研小组和研究方向,代表中心向同学们发出了诚挚的邀请,他希望有深造意向的同学们能够加入到天琴中心的大家庭,一起为天琴计划做出自己的贡献。
叶贤基教授给同学们介绍了天琴计划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总体推进情况,并较全面地介绍了空间引力波探测涉及的理论分析与数据处理、惯性基准、星间激光干涉测量、超静超稳卫星平台及编队飞行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叶贤基教授在报告中勉励同学们要有科学家的理想和情怀,指出能参与影响物理学进展的伟大科学实验是个很难得的机会,虽然过程会无比艰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突破与成功,将会是一辈子最值得珍惜的回忆。
胡一鸣副教授以“道天制志天道,学文言研文学”为题,为大家回顾了自己对天文梦的追寻。正如热播电视剧《小欢喜》里的“英子”一样,胡一鸣老师从小时候起就对浩瀚无垠的宇宙充满无限憧憬。他一路追梦,并将引力波天文学作为自己追梦之旅的轨道。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博士毕业以后,胡一鸣副教授选择了回国,希望亲身投入到我国作为科研大国崛起的过程,而不仅仅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过客。胡一鸣副教授将自己的追梦经历和同学们分享,希望可以激励大家在引力波探测的逐梦之旅上大胆飞奔。
薛超、刘建平两位老师以“三十年如一日,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测量背后的故事”为题,讲述了罗俊院士团队在引力常数G精确测量过程中的故事,用一张张老照片生动展示了罗俊院士自1983年开始从事引力实验以来一直坚守初心、不断奋进的历程,并以实验过程中的一件件“小事”精彩的描述了万有引力常数G测量过程中的种种细节,以身边的实例勉励广大同学,希望大家“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两位老师的报告以罗俊院士接受采访时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人生最黄金的岁月都在这里了。能有多大的影响,我其实不在意,但是我做了,我自己满足了。”



